演出日期:Jun. 27, 2015
節目介紹:節目簡介 演出地點:雲門劇場
對於黃翊這名字,已經聽聞太多次了,但一直都沒有機會可以真正地欣賞,一部分原因也是對於視覺和科技的表演藝術還是有那麼點抗拒。這次有機會在雲門劇場觀賞這個對我來說很特別的演出,不是近年新興的視覺表演藝術或裝置表演,而是人與機器人共舞。
每段演出前,庫卡都必須要換上不同的記憶卡,不同的設定、程式才能讓庫卡順利地演出。每個庫卡持手電筒的角度、時點,雷射光的照射角度,甚至是和節拍器對點的動作,每一步都必須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精算與排練,在演後座談中,黃翊也提到,每個演出場地的地板軟硬度不同,震動幅度不同,而節拍器的擺動也會不同,如此,庫卡每到一個演出地,都要再經過一次縝密的排練與修正,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的演出內容,印象深刻的除了音樂不是全場皆有,有時候劇場完全靜默,只聽見庫卡轉動的機械聲,還有整場演出其實只用了兩顆電腦燈,其餘的光線都來自庫卡的手電筒及雷射光,在這兩個劇場重要元素與眾不同的情況下,常覺得整個時間靜止、被莫名的黑暗襲擊,只有那微弱的銀光投射還有機械聲,著實要讓人全神貫注在舞台上。 整場演出中最深刻地莫過於第二段庫卡手持攝影機,攝錄舞者動作、表情投射至舞台的投影幕上,透過觀眾直接看上舞台的一舉一動還有庫卡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角度與距離。在事後看到不同場次的觀眾似乎在這段有遇到庫卡秀逗,畫面沒辦法投射出來的問題。不過,表演藝術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無法重來,當下即是一切,即便像庫卡出現誤差,有時候甚至還會演出一場更美麗的表演。在最後一段男、女舞者與庫卡共舞的橋段也同樣令人難忘,舞者們肢體的頓點,彷彿是被人操控著的木偶,而那這個操控者就是庫卡的燈,不論是白光還是雷射光,以高姿態投射或是直接刺穿中央,很能感受到男、女舞者似乎想隨自由意志舞動,但卻又受控於庫卡之燈的束縛,在觀看下突然覺得本來是受人類操控的機器人,現在卻反過來操控人類了,黃翊有沒有將這個"省思"植入這個表演我無從得知,也可能只是我想太多而已。不過撇開控制與被控制的角度,兩舞者在椅子上的表現,還是讓人覺得莫名的浪漫唯美。 這場可說是第一次欣賞的非傳統表演藝術作品,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環境下,許多藝術家已不再侷限單純的音樂、舞蹈、戲劇,而是多方嘗試利用現有科技技術與創意結合的跨界藝術作為創作的發想。就像打著與機器人共舞這樣的宣傳,就足以吸引好奇心想一窺究竟,但如何讓因為新奇而進劇場的觀眾在看完演出後不會大失所望,又或是這樣的演出方式,不是只有曇花一現,而有繼續延展的可能性,這都是創作者和藝術表演者需要去考慮的。"黃翊與庫卡"這個舞作,特別之處在於黃翊使用的是工業機器人而不是人型機器人,也或許因為使用的是機械性比較突出的工業機器人,許多在沒有音樂的片段下,庫卡"舞動"的機械聲就顯得也是表演的一部份,反而在寂靜的黑盒子中,更突顯了庫卡的主角性。
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