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Jul.11, 2015 演出地點:雲門劇場
坐在專業的黑盒子中,卻宛如身在那片落地窗外的大草坪上-拉歌~真的把我們觀眾的手和心都拉起來一起歌唱了。
中午時分,複製上次到雲門劇場看舞的劇本,先到小山坡上吃了一顆突然漲價的阿給。隨後搭上公車前往身處淡水悠悠小山坡上的雲門劇場(在雲門還可以看到我想應該是台北僅存的農田,真的有世外桃源的感覺)。今天時間抓得有點緊,到雲門沒多久就開放進場了,也沒能好好享受一下雲門附近的空氣。而前一天昌鴻的餘威未散,仍有陣陣強風吹來,害我在入口外的雲門開園紀念禮兌換處落得一頭瘋婆子的散髮。
在演出還未正式開始前,兩位樂手們就已經緩緩地彈奏請手上的樂器,在場間來回行走,木吉他配上原住民鼓,馬上就把現場的我們帶到戶外了。沒有黑幕升降的開場,舞台上擺放13張一排的摺疊椅,穿著西裝的舞者們紛紛坐上椅子,一共有11個男舞者和2位女舞者。燈亮之後,沒有音樂,只有舞者們自己打著節拍,開始一聲口令,祖麟5!,祖麟祖麟祖麟祖麟祖麟,每位舞者喊著,搭配每個指令獨有的動作,接著再換一個人下指令,其他人跟著動作,運用椅子、手、腳肢體的搭配,配上指令,連舞者都莫名地笑場,讓我不知道這指令是即興還是是排演過的,才開場幾分鐘,B.D.C.就已經讓現場觀眾笑翻了。讓總是給人安靜、肅穆印象的劇場,頓時歡笑聲四起。 在經過第一首輕鬆地「開場熱身」之後,接著是舞者們的自我對話。令人驚豔的是,在素琳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後方的黑幕升起,讓雲門大劇場舞台頓時映入眼簾,整片的落地窗,金色的陽光和草地的嫩,同時撒入黑色的劇場,在聆聽舞者們的「告解」時,多了窗外寬闊景色相伴,少了那份對家、對土地、對部落和對自己的沉重。在這段告白中,可以感受到原民在社會上的矛盾,族名在社會上使用的不便(歌樂恩的身分證更名故事,真的很直白地說出了制度還是對於原民的不重視),又或是帶有原民血統卻從小生活在都市,對部落有種又近又遠的情愫,還有對自己家人又愛又恨的矛盾。不論是對自己、對家人、對部落、對社會甚至是對這片土地,透過他們有點自我調侃的話語,對比述說的故事,更顯得原民的樂天、幽默。但生活雖然有低潮和悔恨,但我們不要太過執著。原民的樂觀馬上又把觀眾的情緒拉到高點。原來,歌樂恩站在由幾個大男生高舉的椅子上,站高高耶~這段也是令我開懷大笑,我相信有在現場的朋友一定可以懂我的,怎麼可以如此自我解嘲和樂天,這段看得我是笑淚交織阿~
演出中還有樂手現聲演唱自創曲,舞者們席地而坐,和觀眾一起品味,雖然是在室內,但當下猶如身處戶外野餐地的演唱會阿,而且原住民天生的嗓音真的不是蓋的,隨便一哼都讓人起雞皮疙瘩,隨便一喝,就是二、三部的合聲,尤其難、女聲部合音,根本天籟!再搭上他們的活力,遠坐在三樓的我都想上去和他們一起跳一起唱,尤其最後的「本日最帥大比拚」,根本就是體力大戰,只著紅色小短褲的男舞者們,在舞台中央跑、跳、伏地,在舞台燈光的照射下,男舞者們的上身已被汗水覆蓋,此時此刻,他們,B.D.C.的舞者們,光芒四射! 拉歌,不僅舞、道出原民的生命力,渾然天成的原民性格更是一覽無遺,不論動作、說話、歌唱,絕不矯揉造作,真實呈現他們最直接的一面,非常自然,讓人無法控制地愛上他們,不由自主地想和他們一起手拉手~走啊!走啊! 感謝布拉瑞揚把拉歌帶到台北,希望能看到不一樣的拉歌。
後記:這是第二次在雲門看演出,兩次的舞台設計都不同,上次的庫卡,沒有黑色大幕,而是運用雲門的燈桿上下流動,與主題庫卡機器人切合,凸顯機械化的意象。而這次的拉歌,同樣不選擇大幕,直接在舞台上露出表演者,而且在演出中更是直接將舞台後方玻璃帷幕的黑幕拉起,讓觀眾在「告白」這段不覺刻意營造氣氛,而是利用窗外透進的自然光和幾個舞台燈光,拉近觀眾和演出者的距離。兩場演出的舞台設計,都跳脫一般劇場常見的運用方式,也將雲門劇場的獨特設計發揮淋漓盡致,讓作品更別出心裁,豐富觀眾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