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Peggy

《花神祭》有一種極致叫生命


演出日期:Sep.19, 2015

節目簡介:節目單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National Theater

圖片來源:國家兩廳院

第一次接觸無垢是在今年的四月,進戲院欣賞耗時十年歲月集結無垢舞蹈劇場從無到有的紀錄片--行者。看完影片後讚嘆著編舞家林麗珍老師透過不一樣的身體訓練詮釋著台灣本土風情的故事甚至將舞作延伸是大自然的瞬息變幻。紀錄片介紹無垢的三大舞作"醮"、"花神祭"、"觀"。其中我被花神祭中的一段男女共舞的畫面給吸住了目光。雖然只是片段,但也確實讓我記住了無垢的花神祭。更慶幸的是,今年"花神祭"重回國家戲劇院的舞台,我也在預購期間就買好了票,等待著進劇場一親花神芳澤。

無垢的特殊之處在於觀眾前腳剛踏進劇場,舞台前方的一片燭光,瞬間就會讓人不自覺地莊重起來.他不是什麼宗教祭拜儀式,而是在這樣的舞台設計上,更讓觀眾可以去了解無垢的精神.透過燭光透出的微光,讓觀眾可以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心情,準備與無垢一起進入沉靜的世界觀.

從開場到結尾,花神祭的音樂除了無聲,鼓聲,洞簫聲,琵琶聲,還有一段由林麗珍老師親自錄製的誦經聲,搭配著舞者的動作隨四季時序更迭.

古靈/序

鼓聲響起,透明景片漸漸升起,原先似有一層瞬膜遮住視線的舞台,慢慢清晰,舞台後方的暫且稱作神祉的神人們,寧靜地進行著看望大地的儀式,聽覺隨著鼓聲,左側翼幕出現一高一低,捧著燭火,扛著鼓,一步一聲響緩慢走向右側翼幕,透過鼓聲與燭火的帶領,揭開萬物重生的序幕,四季生命也將在地母的照看下再次發芽。

春芽/生

一段男女愛戀的萌芽,在地母的照看及鼓聲敲醒沈睡大地後,男,女花靈自左右翼幕緩步走向舞台中央,從相遇,探索熟悉,纏綿交織,到最後的分離,花神情感姑且如此濃烈,更何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這一段看似平淡又安靜的雙人舞,沒有任何背景及富有記憶點的音樂襯托,目光只能受兩位全身塗白的舞者一舉一動所牽引。從翼幕走出到兩人相遇,肢體的流動,看似彼此碰觸到又似乎沒有,唯有透過心才能感受對方的存在與呼吸。一方呼吸牽引著一方情緒,透過身體的碰觸記憶,詮釋出這段相遇,互感,繾綣,剝離的新芽之戀。

圖片來源:兩廳院官方臉書

這一段的演出,因為佈景和音樂並沒有佔據太多的目光,觀眾必須全神注目在兩位舞者從翼幕出場到舞台中央再退回翼幕的一舉一動,但因為動作過於緩慢,看似沒有移動實際上卻有位置高低左右錯換之別,對於一般耐心度不夠高的觀眾,這段舞確實是一大挑戰,因為就連我身旁的友人,也在本段中不敵睡魔來襲而打了瞌睡.而我自己,其實也是有些動搖,只好轉念仔細地觀察舞者們的身體移動,讚嘆著緩慢美學下身體訓練的成果。

夏影/長

夏,是萬物生長的全盛期.在獵影們的剛烈怒吼中,那乎臣服乎挑戰的對峙,襯著舞台燈光營造出的夏日熱焰,感覺就如身處王者爭霸的獵場,緊張又刺激.後段夏幽現身,正如自然界雌雄動物間的求偶現象。藉由獵影們和夏幽的互動,這樣的隱喻也是高妙。

翻攝自2015花神祭節目冊

這段舞作,不似春芽般地緩慢,輕柔,而是動態,粗獷的野性奔放.或許是舞者們的怒吼與動作有些lag,加上這又是一段”安靜“無配樂的演出,讓連續兩段都沒有輔助觀賞元素的我有點出神.

秋折/收

秋天,從以往讀到的詩詞文章,總是與蕭瑟、寂寥脫離不了這種概念。可是在花神祭中的"秋",跳脫一般對於秋的色彩想像,而非使用帶有凋零、枯謝的棕色調性,而是用藍色調、水系的柔和,秋靈與水靈一行低頭猶似閉目地緩慢移動,透過布幔和稻稈製造不一樣的空間,讓觀者以為像是原地不動的畫作,實際上卻是在潛移默化中默默地前進、移動。

翻攝自2015花神祭節目冊

透過女舞者們與絲布的連動,搭上紫藍色調的舞台燈光設計結合後營造出柔美的調性,這樣柔靜的氛圍,似乎是為了迎來冬日的凋零前,先替觀者做一個生命將走向盡頭的心理建設。 冬枯/藏

圖片來源:兩廳院官方臉書

這一段是我最喜愛的部分,黑色的布景,從天灑下的雪花片,片片飄落,正如冬來時凋謝的花瓣。扮演冬靈的男舞者,隻身對抗寒冬還有舞台後方的老人和古石。洞簫和琵琶聲漸弱漸強,到最後強而快速的樂聲似乎在考驗著面對生命盡頭的冬靈,是否會受不住而放棄掙扎,但整個畫面,在黑色背幕下片片滑落的雪片,看著冬靈隻身掙扎生命的凋落,正是生命逐漸逝去無奈和生命在最後的極致強韌。舞台後方的老人和古石,樂聲似導引似打擊,讓人的心不禁隨之跳動,但無論如何,終究敵不過大自然四季的生命輪迴,只剩一聲嘆息。

古靈/跋 末段,全體舞者再次回到舞台,與開場的序相同的場景。在經過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與生命進程後,相信觀眾的眼睛已有不同的感受。 雖是一樣的場景,但這樣的安排,卻也讓人感嘆,四季經過後,一場華麗的登場在燈熄滅後,或許當下的絢麗隨著時間、生命而黯淡,但自然界的輪迴,定律是永不變的。我們會為了一株花的凋謝而嘆息,等到春天來到的那天,綠芽冒出,將再次展現生命的極致。我想,不用感嘆逝去的美好,待寒冬過去,生命總會找到出路而再次綻放。

攝影/鄭穎樺

70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