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日期:Oct. 22, 2016
節目介紹:節目單
演出地點:兩廳院藝文廣場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 Main Plaza (Democracy Plaza)
一場酒神與女信徒的祭典歡宴,一齣親母弒殺親兒的悲劇。這本希臘悲劇的故事情節不難理解,酒神戴厄奈瑟斯因不被世人認為是真神,遂化身凡人,回到出生地底比斯,用其狂野的音樂和舞蹈和酒池血濺的儀式,建立一個衝擊傳統和秩序的瘋狂教義。不承認戴厄奈瑟斯神性的底比斯王潘德斯,在酒神的誘使下闖入了女信徒所在的山林,在一場獵捕中,遭親母愛格薇,與其他女信徒們砍下頭顱、五馬分屍。親手弒殺親子的愛格薇渾然不知,直至其父柯德莫斯讓她逐漸恢復人性,發覺自己所犯下的罪。酒神的復仇最後終讓柯德莫斯離開底比斯。
10月下旬的兩廳院藝文廣場,重重黑幕圍住了戲劇院大階梯前的空間,讓偽室內的演出空間,猶如17世紀的歐洲,那個一個帳篷、一個高臺、一卡皮箱就可以出演一齣戲的年代。戶外演出,燈光、舞臺、演員的聲音,進、退場等,比起室內又更接近一鏡到底的不NG演出。雖然演出當晚臺北下著一陣一陣的雨,慶幸的是,開演後天公作美,雨不再落下,也似乎是想和現場觀眾,一起肅起對酒神的尊敬。
這齣著名的希臘悲劇《酒神女信徒》,本次兩廳院主辦的國際劇場藝術節請來希臘籍的導演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為期兩個月的特訓臺灣演、舞者們,透過前導影片,可以看出這位導演給出的肢體功課並不容易,演者需要大量運用腹部核心的肌肉,詮釋酒神與女信徒們幾近瘋狂、奔放的肢體律動,還要用盡丹田之力,在全程沒有麥克風的輔助下,讓觀眾們清楚地聽到台詞。
走了一趟古希臘時空下的悲劇,除了見識到這群臺灣演者的潛力和努力,女信徒們從出場到結束,在舞臺上的90分鐘,每一次身體的震動、呼出的話語,也都讓觀眾真實感受到這群著魔般的女信徒們,應和著酒神的咒語,一再、不時地狂放,似不羈卻又受制約。原本塗抹白臉出場的女信徒們就像是深受酒神魅誘而失去自我,到了劇末女信徒們的白臉因為演出的汗水而褪下成原來的膚色,似是酒神給予那不敬的潘德斯一場悲劇之後,那些曾經迷失、放縱的女信徒們找回理性、自我的象徵。
這場戶外演出,舞臺設計簡單卻不簡陋,一個中央圓形舞臺,舞臺後方則劃出一個十鼓擊樂團的演奏空間,現場擊樂器襯托舞臺上發生的一切。而雖然沒有像在劇院裡可以有華麗多變的燈光設計,但藉著現場四座大燈架,以及演員們在舞臺、場邊不時地穿插著具有燈光的道具,也創造出不一樣的燈光效果及演出氛圍。期待未來的臺灣表演藝術能有更多與觀眾連結的戶外演出。不僅連結了國際與本地,也讓藝術更貼近生活。